荊楚網記者 蘇金遠 羅偉

黃泛區上崛起的新興城市--長垣縣城 荊楚網記者 蘇金遠 攝

夕陽下的長垣街頭公園 荊楚網記者 蘇金遠 攝
河南省長垣縣,古稱蒲邑、匡邑,歷史悠久。孔子曾在此講學,孔子高足子路是有史記載第一任縣宰。子路治蒲有方,孔子曾三稱其善。但是,由于地處黃泛區,災害頻發,千百年來,這里一直很窮困。
初夏時間,“網上看河南”采訪團來到長垣,記者們看到的卻是欣欣向榮景象。在這座新崛起的頗有現代氣息的城市里,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一批在全國頗有獨特地位的特色支柱產業。
長垣是聞名遐邇的防腐之鄉、起重之鄉、衛材之鄉和中國廚師之鄉。近幾年來,長垣縣民營企業異軍突起,經濟文化城市建設發展迅速,已形成“南起重,北衛材,東部防腐建筑西部農,綠色企業正興起,第三產業在縣城”的產業格局,擁有起重、衛材、兩個省級特色工業園區,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企業家群體,其獨特的發展模式被理論界譽為“長垣現象”,“北方的小溫州”、“不夜城”等美譽不徑而走。長垣這些熠熠生輝的特色,宛如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造就了長垣無窮的魅力。
長垣起重堪稱全國起重行業的晴雨表,占據了全國起重設備市場的“半壁江山”。擁有整機生產企業31家,配件生產企業800余家,26家企業通過ISO9000和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起重業在全國各地設有2000多個銷售網點,從業人員達4萬多人,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產、銷、研一條龍經營模式,年銷售產值10多億元。50噸以下起重機銷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50%以上,創造了起重行業“長垣停產,全國缺貨”的神話。“河南起重機械工業園區”是長垣兩個省級特色工業園區之一,已完成8.4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和3平方公里的詳細規劃,已聚集企業79家,總投資達7.5億元,30家企業正在申請入駐,計劃投資3.6億元。
長垣是全國最大的衛生材料生產基地和集散地。現有衛材企業38家,產品達30多個系列,600多個品種,市場覆蓋面占全國的80%以上,3萬多從業人員,年銷售產值達10億元,“河南省衛材工業園區”是長垣另一個省級特色工業園區,新入園企業9家,總投資5.64億元,預計年產值10.9億元,利稅4.7億元;申請入園項目3個,總投資1700萬元;擬建項目5個,總投資3.12億元,預計年產值10.8億元,利稅1.91億元。
長垣的防腐業譽滿神州,高歌猛奏。現有國家一級資質防腐企業10家,二級資質企業6家,有11家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從業人員8萬多人,年實現勞務收入達3.6億元。施工面覆蓋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業務拓展到俄羅斯、德國、卡塔爾、伊拉克、利比亞等許多國家和地區。由長垣縣防腐企業承攬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峽水電站、葛洲壩水電站等防腐工程項目,均獲國家部優工程獎。2002年元月,長垣被中國防腐蝕技術協會命名為全國唯一的“中國防腐之鄉”。2002年11月,國際防腐蝕控制大會在北京召開,長垣縣委書記劉森,面對來自世界15個國家的數百名官員和防腐專家作了典型發言,長垣在防腐蝕領域的技術和成就,受到了與會官員和專家的高度贊譽。
長垣建筑業在全國獨樹一幟。40多家的建筑企業5萬多名從業人員遍布北京、上海、天津、西安等大中城市,年實現勞務收入2.7億元。僅新蒲建安公司北京分公司就承建國家重點工程25項,其中承建的北京大觀園等國家重點工程獲中國建筑行業最高獎——魯班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