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全文檢索:
        責任編輯:黃斌  雪瀾  羅偉
         圖片 | 視頻 | 手機互動
         
        首頁>>新聞專題>>2004>>聚焦中部話崛起>>反思湖北>>本頁
         
         
        讓湖北成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

        肖曉勇

        要使湖北經濟成為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可以武漢為增長極,推動華中城市群建設;以“武漢·中國光谷”為龍頭,帶動中部優勢產業集群的發展;以積極融通中部為契機,發揮“居中”優勢,帶動整個中部經濟崛起。

        一、以武漢為增長極,推動華中城市群建設

        當前,我國區域發展格局中,東部地區已初步形成了以香港、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城市群,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城市群,成為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三大城市群正步入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成熟期,有其先發優勢。在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推動下,形成以重慶為中心的四川盆地城市群,整個西部地區經濟呈現集中、連片發展的勢頭,有其后發優勢,從整體上形成了以京、滬、港、渝四大發展極帶動全國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鑒于我國東西、南北之間存在較大的經濟梯度差,要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共同繁榮,必須在四大發展極之間構建以現代化綜合交通走廊為基礎的“十”字型經濟發展軸,以推動區域經濟互補與互動,華中地區特別是其核心城市武漢處于“十”字型經濟發展軸的交會處,在“十”字型發展軸建成后,“九省通衢”、維系四方的居中優勢必將高度凸現,這一優勢是華中地區最為突出的優勢,是國內其它地區難與之相比的,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建設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城市群,充分利用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集聚擴散功能,形成一個增長極,帶動湖北及中部地區整體發展,實現中部崛起。

        1、建設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城市群,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促進產業在區域內合理布局,要素在區域內合理流動;以利益為紐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機制,使各地都能從區域合作中獲得更大的利益,實現共贏;以企業為主體,整合資源,帶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形成。因此,我們主張采用“市場主導,企業主體,政府推動”的模式,建立中部各城市之間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加強城市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在省內推進以武漢為內核,以黃石、鄂州、孝感、仙桃、潛江、天門為支點的城市群的建設,妥善處理好宜昌荊州城市群,襄樊十堰城市群之間的關系,同時,由于鄂、湘、贛是歷史、地理、交通和經濟上聯系最為緊密的三省,在中部五省統一開放的區域大市場中,可以創建(武)漢—長(沙)—(南)昌“大三角”,以充分發揮武漢這一發展極的示范效應,并通過周邊城市的呼應和城市之間的聯動,使其和諧統一,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2、建設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城市群,其核心是提升和發揮中心城市的聚散功能。在構建華中城市群的過程中,我們必須不斷增強城市聚散功能、強化中心城市“極核”作用,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構筑差異性競爭優勢。大力推進區域性金融中心、商貿中心、科教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建設,強化對周邊城市的服務功能;大力推進現代制造業基地建設,培育支柱產業,促進產業升級,強化對周邊城市的產業輻射功能。通過聚散功能的發揮,把更大范圍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聚集在一起,又通過這種功能把這些資源輻射到周邊,從而加強區域內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更好的發揮武漢在華中城市群建設中的帶動作用。

        3、建設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城市群,要重點建設區域市場一體化。按照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原則,加快建設現代市場體系,即以市場為基礎的價格體系,以商品市場為基礎、要素市場為支柱的市場體系,社會共濟與個人保障相結合的社會保障體系,以中介組織為主體的社會服務監管體系,以間接手段為主,面向全社會的經濟管理調控體系。實現與中部各城市的市場對接,進一步完善商貿流通體系,通過舉辦商品博覽會,把武漢建成著名的國際博覽會城市和聯通國內外市場的國際商貿樞紐;充分利用武漢雄厚的科技實力,促進一體化的區域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建設一體化的區域人才和勞動力市場。

        二、以“武漢·中國光谷”為龍頭,帶動中部優勢產業集群的發展

        我省在中部崛起戰略中應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按照產業梯度分工和社會化大生產原則,依靠市場主體,以構建產業鏈、價值鏈為主線,以資本為紐帶,優化資源配置,加快與中部各城市的產業合作,發展產業群,延伸產業鏈,形成城市合理分工的產業布局。

        目前,我國在光電子信息產業方面發展較好的城市主要是武漢、廣州、長春、西安、上海、福州,武漢的實力較為突出。“武漢·中國光谷”2000年實現科工貿總收入242億元,其中信息光電子產業108億元。2001年,國家科技部正式批復,同意建立國家火炬計劃武漢光電信息技術產業化基地。因此,要以“武漢·中國光谷”建設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為契機,從產品市場需求潛力、相關產業鏈及配套體系、科技與人力資源、項目運作等方面著眼,重點培養既具有競爭優勢又具有比較優勢的優勢產業群。

        1、現代制造業及其深加工產業集群。應以武鋼、冶鋼、鄂鋼三大骨干企業為依托,積極促成“三鋼”聯合,提高產業集中度和關聯帶動效應,并充分利用武漢地區產業研發的科技資源優勢,構建鋼材制造及其深加工產業群,把這一地區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實力的鋼材制造和研究基地;盡快形成以東風汽車集團為龍頭,以武漢神龍汽車公司為骨干,在十堰—襄樊—武漢這一“汽車走廊”上組建省內汽車及其配件生產產業群,帶動區域內60多家零部件生產商向專業集成方向轉變,形成具有武漢地緣乃至整個中部地區優勢的汽車及其配件研發、制造、營銷服務體系;不斷優化以宜昌、荊州、武漢、黃岡、鄂州、黃石為基地,以電工、機床、儀器儀表行業和產品為特色的沿江機械工業體系,促使其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2、生物工程與醫藥產業群。我省生物醫藥領域科研實力雄厚,位居全國前列。我省生物醫藥產業應繼續以高校、科研院所為源泉,以現代生物醫藥和中藥現代化為重點,以高新技術園區為基地,依托健民藥業集團、中聯藥業集團品牌優勢和隨州制藥基地,整合周邊城市制藥產業,形成以武漢為輻射線的黃石、鄂州、潛江、沙市、廣濟、隨州、襄樊七大制藥基地的發展格局,領導中部地區的其他生物工程與醫藥產業共同發展,形成具有中部地區特色和競爭優勢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

        3、現代農業及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可以發揮區域和資源優勢,構筑具有都市農業特色的蔬菜、水產、畜禽、林木花卉四大支柱農業;形成以林木花卉為主體,以區內山湖為依托的高效生態、旅游、觀光農業區域;利用區內江湖資源優勢建立優質水產品基地;大力發展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特色輕加工工業,繼續擴大農產品整體加工能力,充分發揮糧棉油等傳統農產品加工優勢,重點擴大精加工,積極推動糧食加工向食品方向延伸。

        4、現代物流產業集群。我省處于全國的交通要塞和交通樞紐中心,是長江黃金水道的航運中心,以武漢為圓心,以1千公里—1200公里為半徑的區域內,包含了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深圳、西安、重慶等東西南北的主要大城市,這種區位和交通的優勢為建立現代物流中心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因此,應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做好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規劃,使之與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有機結合,應當在整個中部乃至全國范圍內,以貨物流量、流向及其合理組織等因素為導向,統籌制定我省地區物流體系發展的規劃,并將物流作為內在經濟要素統一納入到交通等有關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之中,同時,大力發展聯運,共同配送等集約化、社會化物流服務,以構建結構合理、配合有序、高效運行的一體化物流體系。

        三、積極融通中部各省,發揮“居中”優勢,帶動整個中部地區經濟發展

        中部地區是我國一個人口和經濟密集區,經過近幾年的積累和聚合,其優勢在強化:第一,具有豐富的資源,其中,煤、鐵、有色金屬、淡水、水能等儲量在國內名列前茅;第二,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既是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陣地,又是東部人流、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向西推進過程中的承接點;第三,具有實力雄厚的產業基礎,農業發達,工業基礎雄厚,形成了以冶金、建材、汽車、石化、電子、生物等為主的現代工業體系;第四,具有比較優勢的科教資源,該地區科技發達、科學與教育水平高,匯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管理人才。因此,中部地區作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發展軸,必將帶動整個中國經濟的均衡發展。而湖北作為中部地區的“領頭羊”,應積極主動地融通中部各省,充分發揮自身地緣優勢,以其周邊地緣城市群為區域發展的空間和廣闊腹地,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中部經濟增長,最終形成區域內各城市間功能分工明確、經濟全面合作、制度統一、互為依托、共同繁榮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華中城市群網絡體系,為中部的發展發揮其領導示范作用。

        1、要從觀念先行融入,轉變傳統的思維方式,不斷增強開放開發意識、市場意識,樹立面向全球的發展觀念。我國新一輪的對外開放和經濟增長重心正向中部地區傾斜,武漢作為中部地區和沿江主要中心城市,是介于上海與重慶之間承東啟西的戰略支撐點,具有較大的國際知名度和吸引力,應考慮實行類似上海浦東的開放開發政策,帶動中部經濟發展。同時,也要加強機遇意識,合作意識,統一與協調意識,正確處理好整體融入和局部融入的關系,要廣泛運用重點突破、局部超前、以點帶面的戰略思想,允許重點地區、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的先行融入,大膽實踐和創新,探索各具特色的合作方式,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接軌,發揮其示范和帶動作用。

        2、要充分發揮湖北的制度創新的示范功能。根據世界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成功經驗,一個區域性的一體化經濟組織,要由各國授權組成的并具有超國家性的、高度權威性的共同機構領導協調下,通過制定統一的經濟貿易等政策,才能消除國別間阻礙經濟貿易發展的壁壘,才能實現區域內共同協調發展。因此,湖北可以學習先進地區的體制創新的經驗,大膽地進行制度創新,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給中部經濟發展起到領導示范作用。一是在招商引資、土地批租、外貿出口、人才流動等方面可以與中部地區聯手制定統一政策,在戶籍制度、就業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醫療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改革方面,也要進行制度創新,加強行政協調。二要注重強化政府的引導、協調和服務功能,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和制度創新,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理順政府與市場、企業、社會的關系,切實把政府職能轉到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為技術、資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的流動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和政策環境。

        3、將湖北打造成為承東啟西、縱貫南北、走向國際的基礎平臺。一要著重搞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湖北與其它城市的鐵、水、公、空聯運,以武漢水陸空綜合交通樞紐為中心,構建現代化的華中對外交通體系;二要將武漢建設成中部地區的資金集散中心,大力推進金融創新,積極發展產業投資基金,推動區域貨幣市場和票據市場建設,支持銀行、證券、信托等金融機構的發展,大力吸引國內外各級銀行進入武漢,推進區域性金融建設,形成功能互補的區域金融城市體系。加快以武漢產權交易中心為樞紐、覆蓋中部地區的產權交易市場網絡;三要充分利用武漢信息港的優勢,加快與中部地區的信息網絡建設、信息市場培育、信息咨詢業的發展,提高經濟和社會的信息化水平;加強與中部地區各層次的信息交流,就區域發展規劃、合作事項等進行溝通與協調,擴大華中城市群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現代產業經濟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請進入東湖社區“中部論壇”發表評論>>

        [新用戶注意!在東湖社區發表評論必須注冊]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亚洲欧美日韩无线码|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一| 色视频线观看在线播放| 好爽好紧好多水|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波多野结衣无内裤护士| 国产91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xxxx喷水| 国产高清美女一级毛片图片| 一边摸一边桶一边脱免费视频 | 日韩在线播放全免费|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色多多成视频人在线观看| 大香焦伊人久久|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大片老鸭| 亚洲午夜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百度|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麻豆文化传媒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最新资源网| JAPANESEHD熟女熟妇伦| 性欧美xxxx|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西西人体www44rt大胆高清| 国产日韩在线看| 在线观看www日本免费网站| 国语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一a一片一级一片啪啪|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 美国式家庭禁忌| 国产亚洲国产bv网站在线| 97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69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