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入分析了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在總結今年經濟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剛才,寶順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總結了今年經濟工作,對明年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切實做好明年經濟工作。下面,我強調三個問題。
一、正確認識經濟形勢,保持清醒頭腦,確保明年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今年是發展很不平凡的一年,全省經濟在近幾年持續快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特別是有不少新的突破和亮點。經濟結構調整深入推進,取得重要進展和新的成效,一大批重大調產項目投產或上馬;經濟總量和增速都達到一個新的水平,財政總收入突破500億元,增幅創全國第一,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長;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抑制部分行業投資規模過快增長取得明顯成效,“三農”工作得到加強,是我省歷史上第三個糧食產量超過百億公斤的豐收年;科學發展觀更加深入人心,廣大干部群眾的發展理念發生了深刻變化,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日趨理性和穩健;特別是省委、省政府在總結經驗、分析形勢的基礎上,作出了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的重大決策,實現了山西發展思路的進一步深化,激發了全省人民的創造熱情。可以說,目前山西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期和經濟上升期。放眼明年的發展,我們的有利條件很多。首先,宏觀形勢有利。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持續向好,為我省發揮優勢、挖掘潛力、加快發展提供了機遇,為我省調整結構、創新體制、轉變增長方式拓展了空間。其次,市場價格有利。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以煤炭為基礎的能源結構不會改變,能源原材料價格雖然會有所波動,但在較高價位運行的趨勢不會改變,對于我省提高經濟效益,積累發展資金,加快傳統產業新型化和新興產業規模化將產生強大的促進作用。第三,國家政策有利。明年國家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有利于我省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發展優勢產業,加之國家直接加大對我省煤、電、運等產業的扶持力度,大型煤炭基地、電力企業、北中南鐵路運輸通道改造等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將為我省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越是在形勢好的時候,越要對當前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有清醒的認識,保持清醒的頭腦。世界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會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一定影響。國內投資需求膨脹的壓力仍然較大,物價上漲的壓力比較明顯,煤電油運緊張,影響經濟健康運行的矛盾和問題不容忽視。結合山西實際,要看到,今年農業雖然喜獲豐收,但綜合生產能力不高、產業化水平較低、支持和保護體系不健全等深層次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進一步發揮政策效應的空間已很有限,加之氣候和市場的不確定性,繼續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好勢頭很不容易。要看到,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雖然取得明顯成效,但還不夠鞏固,在市場的驅動下存在很大的反彈沖動,私挖濫采、低水平重復建設、粗放經營等頑癥仍然存在,特別是如何準確判斷經濟走向、如何發揮好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如何更好地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管理經濟等等,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要看到,經濟的發展是有周期性的,目前經濟發展的上升期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如何抓住上升期的機遇推進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步伐,最大限度地實現機遇效應,如何在經濟發生周期性變化的時候防止出現大的波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要看到,山西在發展中面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遠遠沒有解決,我們既面臨加快發展的挑戰,又面臨科學發展的挑戰。作為欠發達省份,滿足人民群眾加快發展的愿望和提高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必須保持一個較快的發展速度,同時加快發展要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建立在科學發展的基礎上,不能再走單純追求增長速度的老路。在當前能源原材料價格較高的情況下,煤焦鐵等傳統產業易出現低水平重復建設,而新興產業又容易被忽視,增加了結構調整的難度。山西要發展,上述問題和矛盾必須解決,但這是一個長期艱苦奮斗的過程。總之,我們要倍加珍惜和鞏固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對取得的成績不能盲目樂觀,對存在的問題要有充分估計,既要保持積極進取的良好狀態,又要保持堅忍不拔的頑強意志,越是機遇好、發展快的時候,越要保持清醒頭腦;越是能源原材料價格好的時候,越要重視結構調整;越是傳統產業的優勢充分發揮的時候,越要注重新興產業的發展;越是經濟增長快的時候,越要注重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明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鞏固宏觀調控成果、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態勢的關鍵一年,是結構調整明顯見效之年,是全面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的第一年,也是實現“十五”計劃和銜接“十一五”發展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十分注意把握好突出主線、增強動力、抓好關鍵、提高質量四個重點。突出主線,就是要緊緊圍繞經濟結構調整這條主線推進經濟工作。經過幾年努力,我們在結構調整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干部群眾的信心和自覺性也明顯增強,但是結構調整越是深入,面臨的困難和矛盾就越是深層次的,這就要求我們抓得更實、更細、更加有效。七個方面優勢產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傳統產業新型化和新興產業規模化的進程,但具體情形有很大不同,有的在國內外市場上已占有一席之地,有的還蓄勢待發,有的已經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有的發展思路還不夠清晰,措施還不夠具體,一定要科學分析,分類指導,扎實推進。煤炭、電力、冶金等產業基礎好、實力強,調整起來也容易見效。煤炭產業要按照集團化、潔凈化、多元化的發展思路,加快重組、改革、改造的步伐,電力產業要進一步加快發展,不銹鋼產業在抓好150萬噸擴能改造的同時,要向兩頭延伸,向前延伸,抓好原料基地建設,向后延伸,抓好加工園區,使其支柱產業的作用發揮得更好。相對來講,裝備制造、化工醫藥、新型材料、農畜產品加工、旅游文化等產業的發展難度更大一些,結構調整見效也慢,但是這些產業的發展對山西的結構調整和發展水平有著更為深刻的影響,我們要在這些產業的發展上下更大功夫,取得更大突破。太原率先發展三年來取得重大進展,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作出新的部署,更好地發揮“龍頭”作用。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建設開局很好,勢頭強勁,要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推進步伐。增強動力,就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是改革的事業、開放的事業。目前,我省改革的深度、開放的廣度還不完全適應加快發展的需要。要抓住當前經濟發展快、解決各類問題具有較好條件的時機,圍繞影響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深化改革,力求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特別是要進一步搞好國有企業,放手發展民營經濟。一定要認識到,單靠山西自身的人才、資金、技術,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的目標是難以實現的。要利用良好的平臺和難得的機遇提高全省對外開放水平,充分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參與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的競爭。
平臺,就是經濟結構調整與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事業對人才、資金、技術和企業最有吸引力,近幾年引進富士康和神華、魯能等大集團,是結構調整的結果,又推動了結構調整的深化;機遇,主要是有利的宏觀經濟形勢、產業重組轉移趨勢以及我們自身日益增強的內在活力。我們有信心、有條件開創對外開放工作的新局面。抓好關鍵,就是抓好落實宏觀調控政策和加強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這兩個關鍵,實現協調健康發展。堅持思想上不動搖、工作上不松勁,繼續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抑制低水平重復建設,按照中央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新要求,進一步集中資金加強薄弱環節、調整經濟結構。要加倍努力,多辦實事,促進農村經濟更好發展,特別是已經實行的優惠政策不能變,已經給農民的實惠不能減,并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資金投入的力度。提高質量,就是要把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城鄉居民生活質量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牢固地確立起來,并切實體現在工作中。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根本在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特別是要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以推進資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為重點,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幾年來,我們始終注意群眾收入問題,效果明顯,得到群眾擁護。明年要更好地統籌經濟增長和群眾收入增加,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力求讓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
二、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
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對各級黨委提高領導經濟工作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的新理念。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長期發展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升華。只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才能提出科學的發展思路,確立正確的發展方向,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山西的長遠發展和全面進步,關鍵在于要把科學發展觀堅持好、落實好。落實科學發展觀,既有認識水平問題,也有價值取向問題。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科學發展觀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體現到各項具體工作中。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深刻認識不全面、不協調和不顧及資源、環境、生態發展的嚴重危害,樹立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理念,形成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濃厚氛圍。即使是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也要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引進項目既要看經濟效益,也要看社會效益特別是生態效益,防止盲目引進給日后的發展留下隱患。要建立健全促進科學發展觀落實的制度和機制,既要建立健全引導、規范、約束企業行為的制度和機制,又要建立健全引導、規范、約束領導干部行為的制度和機制,把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樹立正確政績觀結合起來,既確保經濟快速發展,又不斷拓展我省已經很有限的生態空間,緩解已經繃得很緊的環境壓力。
二是要增強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本領。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領導發展的能力,關鍵是要提高各級黨組織和每個領導干部的領導水平。各級領導干部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運行特點,學會更多地、更自如地運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管理經濟工作。這是衡量我們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們差距還比較大的地方,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切實加以改進。要善于結合實際,適時適度地落實宏觀調控政策,善于運用法律法規調整各種社會關系和利益關系,善于在法制軌道上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把提高領導干部駕馭市場經濟的本領與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結合起來,協調推進。要勇于實踐,善于總結,在調查研究上狠下功夫。領導機關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作調查研究工作,討論作決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就夠了。要有較高的境界、良好的心態,要有樸實的作風、科學的方法,深入到困難大、矛盾多的企業和農村,深入到工作難推開、進展慢的地方,深入到施工要求高、管理難度大的建設工程,深入到改革的關鍵部位、復雜環節,研究解決帶有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研究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體制機制障礙,研究解決人民群眾亟需解決的生產生活問題。
三是要落實黨委領導經濟工作的新要求。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提出了新要求,省委八屆六次全會也作出了具體部署。各級黨委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總結經驗、把握規律,不斷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水平。要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方式,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作用,形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合力。凡涉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重大方針政策、工作總體部署以及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問題,由黨委集體討論決定,經常性工作由政府及其部門按照職責權限決策和管理。黨委要支持政府依法充分履行職責,政府要堅決貫徹落實黨委關于經濟工作的重大決策。這樣,領導班子才能有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黨政關系才能處理好,才能在一個地方形成團結向上、和諧融洽的良好氛圍;既提高了黨委領導經濟工作的水平和政府的行政效能,又能加快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四是要實現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的新提高。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需要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一個地方發展得怎么樣,工作搞得好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干部隊伍的素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應當看到,我們的干部隊伍還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整體素質亟待提高。既完善體制機制,又提高隊伍素質,才能有效地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水平,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這就要求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知識水平,學習掌握領導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識,擴大信息來源,既優化個人的知識結構,又優化班子的知識結構;要自覺做到科學思維,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和人民群眾實踐的發展,拓寬視野和胸襟,提高理論思維和戰略思維能力,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和工作的有效性;要善于解決復雜問題,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處理好各種復雜矛盾和敏感問題,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要努力養成良好品格,善于與同志們團結共事,嚴于律己、執政為民、求真務實、不事張揚,真正做到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要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增強領導干部拒腐防變的能力,促進廉潔從政。
三、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首先,要從戰略的高度認識和擺位,提高構建和諧社會的自覺性和緊迫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規律認識的升華,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新要求、新考驗。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深刻內涵和具體要求,積極適應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增強大局意識、政治意識,增強“興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保一方穩定、求一方和諧”的責任意識,自覺地為人民群眾解難,自覺地為上級黨委、政府分憂,增強工作的協調性和發展的系統性,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物質條件、提供法制保障、構筑精神支撐、奠定群眾基礎。
第二,要從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入手,增強構建和諧社會的實際效果。要有效保障群眾的基本生活,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城鎮社保體系,推進農村社保體系建設,解決好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認真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堅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產;要充分兼顧群眾的不同利益,逐步解決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認真落實國家為此采取的措施;要積極滿足群眾的多種需要,加大對社會事業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對農村的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的支持力度,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要及時理順群眾的思想情緒,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做好預防和處置集體上訪、越級上訪工作。
第三,要從各部門齊抓共管做起,加大構建和諧社會的工作力度。要深入研究和諧社會的建設規律,完善政策法規,創新體制機制,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管理格局,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各部門各單位都要服從服務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目標,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社會效果;在出臺改革措施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維護群眾利益;在聯合推進工作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相互之間的協調配合;在推進自身發展的過程中,更加注重便民利民。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共產黨員的作用,城鄉基層自治組織的作用,社團、行業組織和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建設和諧社會。
元旦、春節將至,各級領導干部要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認真細致地做好各項工作,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確保困難群眾尤其是災區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安全過冬,歡樂度節。
山西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抓住機遇、扎實工作,搞好明年工作,確保長遠發展,開創全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