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謝頤 通訊員陳長麗)近日,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中國特有、國家一級保護瀕危植物珙桐,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以下簡稱“武漢植物園”)罕見開花。這也是武漢植物園引種栽培珙桐30多年來首次迎來開花。
通訊員供圖
珙桐為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是第四紀冰川時期幸存下來的古老孑遺植物之一,也是我國特有的單屬植物,被稱為“植物活化石”和“植物大熊貓”,具有非常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堪稱“國寶級”植物。珙桐花朵潔白素雅,花形如白鴿展翅飛舞,遠觀樹冠如只只白鴿棲息枝頭,美麗非凡,被西方植物學家命名為“中國鴿子樹”。
通訊員供圖
4月13日,武漢植物園園地管理部管理員李震在做物候觀測的時候,驚喜地發現,位于水生生態區蓮軒島上的一棵珙桐開花了。這個地方共栽種兩棵珙桐,均于上個世紀80年引種栽培到植物園,距今已經有30多年。開花的這棵珙桐直徑約10多厘米,高4到5米,整棵樹目前開花15朵。珙桐樹形優雅,枝葉繁茂,心型的葉片碧綠青翠。紫紅色的頭狀花序如鴿子頭部,兩片雪白碩大的苞片垂掛枝頭,猶如鴿子振羽。微風輕拂過,葉動花搖,花朵翩躚舞動如鴿子飛舞。
通訊員供圖
目前,武漢植物園全園栽種珙桐18棵,只有這一棵開花。除了蓮軒的兩棵,其余的都分布在本草園和珍稀瀕危植物區。
通訊員供圖
據《中國植物志》記載,珙桐產于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以及貴州和云南兩省的北部。在四川西部的寶興、天全、峨眉、馬邊、峨邊等縣極常見;生于海拔1500-2200米的潤濕的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林中。
生境范圍狹窄,種子發芽率低,自然更新困難,再加上人類活動的影響,是珙桐瀕危的原因。珙桐對生境要求極為苛刻,它喜歡溫涼濕潤的環境,一般只有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區才能自我繁殖,開花結實十分困難。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武漢植物園先后陸續從野外引種栽培了幾十棵珙桐,但是均未開花結實?!拔錆h地區春夏溫度過高是影響珙桐生長的一個重要因素。今年春季雨水多,濕度大,天氣涼爽,氣候條件對珙桐的生長更有利”,武漢植物園高級工程師劉松柏介紹。
珙桐在春末夏初之際開花,花期主要在4月,一般開花時間可達一個月,市民可以盡快前往觀賞。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xiaotubaba.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