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猛 譚劍平 王卓)為盡快將不動產權證書送發到廣大農民群眾手中,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讓群眾吃上“定心丸”,廣水市念好“快、嚴、優”三字經,扎實推進農村“房地一體”確權登記發證工作,保證發證進度和質量。截至2022年底,登簿繕證173661本,其中宅基地登簿繕證171356本、集體建設用地登簿繕證2305本,登簿繕證率均達到100%,做到了應登盡登。
“快”字為要,推進窗口前移。在全市13個國土資源所、5個綜合執法中心設立登記發證窗口,撥付專項資金620萬元為各國土資源所、綜合執法中心安裝了不動產繕證電腦和打印機等專用設備,實現局、所、不動產登記中心內網互聯互通。各國土資源所(綜合執法中心)負責本鎮辦農村“房地一體”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分鎮辦打印證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群眾,實現了群眾家門口辦證,即來即辦。
“嚴”字當頭,建好三本臺賬。以維護群眾權益為出發點,嚴格把好審核、登簿繕證關。一是建好審核臺賬。以村為單位,建好農村“房地一體”確權登記審核臺賬,經各國土資源所(綜合執法中心)初審、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復審,各鎮(辦)人民政府審定,將宗地分為允許發證、暫緩發證、不予發證三種情形。對允許發證的宗地放在第一批登簿繕證,對暫緩發證的宗地待存在的問題整改完善后再登簿繕證。二是建好發證臺賬。以村為單位建立發證臺賬,將每一本發出證件的權利人、證書編號、不動產登記單元號等內容登記在冊,權利人領證后簽字確認,并留下聯系電話,防止錯領、漏領、隨時備查。三是建好錯登臺賬。針對群眾反映登記發證過程中的錯誤,及時登記在錯誤臺賬上,及時更正換發證書,真正做到讓群眾滿意。
“優”字至上,推行送證上門。由國土資源所(綜合執法中心)工作人員送證進村,村干部現場協助核實村民身份,引導簽字認領。對因特殊情況未能到集中發放點領證的農戶,工作人員利用節假日,采取錯時入戶、送證上門的方式將證書送到群眾家里。
截至目前,廣水市已有15萬余本不動產證書發放到農戶手中,為該市盤活“三地一房”、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xiaotubaba.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