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11日,來自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的同學們在湖北武漢京韻大舞臺為武漢的觀眾朋友們呈現了兩場精彩的京劇演出。5月10日上演了四出折子戲《山門》《女起解》《赤桑鎮》《釋懷捧印》,主演學生為阮登越、高昕奕、鄭晶晶、王致賢,主教老師為朱玉峰、陸義萍、張大環、郭文華和李佩紅。5月11日上演了新編京劇程派《墻頭馬上續情緣》,主演學生為李若溪、浦樹、李瞳勝,主教老師為李佩紅、于翔,同時邀請了學院校友陳東煒共同主演。此外,兩場演出還特別邀請到了湖北省京劇院的藝術家們共同出演。本次赴武漢京劇教學成果展演,既是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項目成果,也是上海市戲曲文化協同創新中心項目成果。
武漢的這次展演,旨在通過上戲戲曲學院與專業院團合作共建的方式,為學生搭建教育實踐平臺和展示機會。近幾年,戲曲學院院長李佩紅教授提出了“五雙”的教育理念,即雙大綱、雙師資、雙課堂、雙橋梁和雙身份,既反映了探索新時期高等戲曲教育人才培養的新路徑,也適應了戲曲發展的時代規律。本次展演更是在“守正創新、薪火傳承”的精神指引下,上戲戲曲卓越人才培養教學成果和改革的重要體現與展示。
早在2019年上海戲劇學院就與國家京劇院合作共建了“國家京劇院人才培養基地”和“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學生實踐基地”。2021年4月和7月,又分別與上海京劇院、天津京劇院達成了合作意向,并舉行了合作共建揭牌儀式。三個“基地”共建內容主要圍繞加強人才聯合培養、劇目創作合作和展示演出三個方面,標志著上戲戲曲學院高等戲曲教育人才培養開啟了新篇章。本次武漢首日展演開場前,學院攜手湖北省京劇院舉行了合作共建項目“湖北省京劇院人才培養基地”和“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學生實踐基地”的揭牌儀式,這標志著學院與國內重點專業院團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更上一個臺階,為戲曲學院的發展提供了新契機。
武漢為期兩天的展演得到了武漢戲迷的關注與追捧,現場觀眾熱情高漲,掌聲與叫好連連。武漢作為“戲碼頭”之鄉,觀眾可謂過足了戲癮。上戲青年學子無論從人物塑造,還是唱念做表的火候把握上,展現了扎實的基本功與精湛的演技,以及平日里勤學苦練的教學成果,更體現了新時代戲曲青年人的精神風貌。此次演出的成功離不開學生們的刻苦努力,離不開老師們的辛勤栽培,更得到了湖北省京劇院的鼎力支持。第二天展演的新編京劇程派《墻頭馬上續情緣》由李佩紅院長于2014年領銜創排首演于天津,編劇王勇、導演白云明、唱腔設計萬瑞興等眾多知名藝術家參與主創,該劇整個舞臺呈現了當代的審美特性,顯得唯美自然,在如今京劇新劇目創作中可謂“守正創新”的成功典范,為程派藝術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力量。此外,本次演出無論學生主演、還是配演都表現出較高的專業水準,注重團隊合作,體現了“一棵菜”精神。選擇展演此戲就是為了更好的弘揚京昆藝術,培養不同流派、不同行當戲曲拔尖人才。兩場演出結束后,學生演員們也紛紛表示,此次赴武漢展演為自己積累了寶貴的舞臺經驗,也增強了日后刻苦學戲的信心。
近年來,上戲戲曲學院為進一步推動文教結合、校企合作、應用型人才培養等教學改革實踐,先后在京昆人才“文教結合”培養、應用型本科專業試點建設、PT名師名家柔性引進、戲曲文化協同創新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學院先后與國家京劇院、清華大學、上海京昆藝術中心、上海京劇院、天津京劇院、湖北省京劇院等重點院團共建了人才培養基地。今后期待學院能夠繼續堅持“守正創新、薪火傳承”,培養出更多的新時代戲曲拔尖人才,為繁榮發展戲曲事業貢獻屬于上戲人的力量。
5月10日
1. 《山門》
魯智深——阮登越
2. 《女起解》
蘇三——高昕奕
崇公道——鄧穩(左一)
3. 《赤桑鎮》
吳妙貞——鄭晶晶
包拯——劉吉華
4. 《釋懷捧印》
穆桂英——王致賢
寇準——李瞳勝
楊金花——周芷如
楊文廣——劉帛竺
佘太君——陳曉霞
楊洪——張?。ㄓ乙唬?/p>
謝幕合影
5月11日
新編京劇程派《墻頭馬上續情緣》
李千金——李若溪
李千金——浦樹
裴少俊——陳東煒
裴行儉——李瞳勝
演出結束后,李院長上臺代表上戲戲曲學院對武漢熱情的觀眾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感謝他們對學生的厚愛、鼓勵和支持,并對所有參與本次演出臺前幕后的同仁們表示深深謝意。
返場李院長攜三位學生演唱程派《穆桂英再掛帥》片段(左一為李若溪、右二為浦樹、右一為王致賢)
李院長致謝后,觀眾仍遲遲不肯離去,李院長還為現場的觀眾朋友們加唱了一段程派《蘇三起解》流水片段。而后,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下,李院長又攜自己的三位學生為大家帶來了一段程派《穆桂英再掛帥》中的片段。此次赴武漢演出,我們感受到了武漢觀眾朋友們的熱情。戲曲學院會繼續堅守戲曲藝術陣地,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振興京昆藝術,為培養新時期戲曲拔尖人才盡一份自己的力量。同時,也會為觀眾朋友們奉獻更多更精彩的演出。
謝幕合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xiaotubaba.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