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最新播報

        面對分離焦慮,如何安撫孩子小心靈?

        發布時間:2024年09月18日14:01 來源: 羊城晚報

        近期,一條短視頻登上熱搜:一名新入園幼兒的父親因思念、不舍女兒,在送孩子入園后,哭成淚人,其分離焦慮甚至不輸孩子。為安慰父親,家人不得不將女兒中午從幼兒園接回哄爸爸。

        分離焦慮,是初次邁入幼兒園孩子們繞不開的話題。孩子焦慮,父母亦然。事實上,分離焦慮個體化差異很明顯:有的孩子幾乎看不出焦慮跡象,有的孩子則會持續近一個學期之久。國慶長假結束后,孩子們的入園焦慮是否又迎來一波反彈?父母應該怎么做?本期,我們邀請到廣州市越秀區東方紅幼兒園小班級級長陳穎、廣東省育才幼兒院二院保教副主任何金妮,從專業科學的角度,教你在這個開學季,安撫孩子的小心靈。

        孩子分離焦慮原因多樣

        造成分離焦慮的原因有很多,由于每個孩子個性和身心發展階段存在個別差異,不同的孩子產生分離焦慮的原因都各有不同。越秀區東方紅幼兒園小班級級長陳穎認為,造成分離焦慮的原因是多樣的。

        首先,是環境變化。大部分孩子在0-3歲階段主要照料者是家人,在這個階段,孩子的生活、游戲環境圍繞著家庭開展。踏入3歲,孩子進入幼兒園,這一轉變意味著孩子的生活環境和游戲場景都產生了一個較為巨大的變化。正如成年人去到一個新的社交圈、一個新的工作環境,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和調整,孩子亦然。幼兒園猶如一個大公園,是一個全新的、等待探索和開啟的環境,照料者也從家人擴充到了老師,身邊還出現了一群陌生的小伙伴。在入園初期,孩子容易對環境的變化、暫時陌生的一切人事物感到不安。

        第二,或因安全感缺乏。入園前,孩子習慣了在家庭中獲得家人的保護和持續性的關注,入園后,在幼兒園期間保護和關注自己的對象變成了幼兒園老師。孩子需要一個循序漸進對老師熟悉的過程,才會對老師萌生信任感和依賴感;另一方面,從在家庭生活時一對一的關注,到幼兒園發現老師除了關注自己還需要關注其他的小伙伴,這也可能會在入園初期導致孩子感到不安全。

        第三,獨立性面臨挑戰。在家庭生活中,由于孩子身邊圍繞著家人的照料,有許多事情可能孩子是不需要自己獨立完成的。來到幼兒園,孩子會發現有一些事情需要自己獨立去做,又或者需要在老師的協助下自己嘗試去完成。例如,孩子們要開始嘗試自己獨立吃飯、穿脫衣服、上洗手間、認領和拿取自己的物品等。這樣的獨立性挑戰在入園初期也有可能引發孩子不習慣,從而出現短暫的焦慮。

        第四,引發焦慮的還有不確定性。在陳穎帶班的過程中,她時常會聽到孩子問:“媽媽爸爸是不是來了?”當她回答:“你睡醒午覺,玩一小會兒游戲媽媽爸爸就來接你了。”他們過一會兒又會來問老師相同的問題,這便需要老師再次認真誠懇地給予孩子回應。這表明小班孩子對具體的時間感知和計劃意識尚未成熟,他們可能對時間的流逝感到不太清晰從而產生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也有可能導致孩子產生一些焦慮情緒。另外,在尚未形成“每天都要上幼兒園”的習慣之前,孩子可能會有些不理解為什么自己要待在幼兒園一整天,又或者擔心家人是否會回來接他們。這些不確定性都可能是導致產生焦慮情緒的因素。

        第五,還有孩子之間的相互影響。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一個早上回園時情緒較為穩定的孩子,如果正好待在一個哭鼻子的孩子身邊,他們的情緒很容易相互影響,突然就跟著一起哭了起來。一般出現這類情況,老師會暫時把這兩個小朋友分開陪伴和安撫,以積極的態度引導和鼓勵孩子度過這個階段。這種同伴間情緒相互影響的情況,也有可能是造成孩子出現一些負面情緒的原因。

        最后,家庭環境和教養方式也有可能影響到孩子情緒。例如過度保護或缺乏建立入學前身心準備,也會使得孩子在入園初期較難適應幼兒園生活。

        家長的分離焦慮如何緩解?

        有分離焦慮的不僅是孩子,還有部分家長。廣東省育才幼兒院二院保教副主任何金妮分別通過入園前、入園中和入園后,給家長朋友們一些緩解焦慮的技巧:

        (一)入園前。1、家長應深入了解幼兒園的安全保障措施。如詢問幼兒園的安保系統,例如是否有門禁設施,外來人員進入的登記流程等。了解幼兒園的監控覆蓋范圍,確保孩子在園期間的安全。了解幼兒園的衛生管理情況,像教室、玩具的消毒頻率,廚房的衛生標準等。如果可能的話,查看相關的衛生檢查報告。

        2. 建立家長社交圈。嘗試聯系同班級孩子的家長,可以通過幼兒園組織的新生家長會或者家長群。與其他家長交流育兒經驗、入園準備等話題,分享彼此的擔憂。這樣在入園后也能互相照應,家長也能從其他家長那里獲取更多信息。

        3. 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家長要意識到孩子入園是成長的必經階段,焦慮是正常的,但過度焦慮不利于孩子的入園適應。可以通過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運動、閱讀等來緩解焦慮情緒。

        (二)入園時。1、可與老師保持密切溝通。除了告知老師孩子的基本情況,還可以與老師建立一個定期溝通的機制,如每周一早上簡單交流一下孩子周末的情況,或者每天放學時花幾分鐘了解孩子當天在園的大致表現。

        2、可以向老師詢問他們處理孩子突發情況的經驗,這能讓家長更放心。例如,如果孩子在園突然發燒,老師會采取哪些應急措施。

        (三)入園后。1. 理性對待孩子的小狀況。當孩子出現一些小狀況,如臉上有小擦傷或者衣服弄臟時,不要立刻指責幼兒園或者老師。先心平氣和地了解事情的經過,也許這是孩子在游戲過程中的正常小意外。

        2、遇到孩子說不喜歡幼兒園的情況,要深入分析原因。是因為和小朋友有矛盾,還是對某項活動不適應,而不是盲目地擔憂或者想要給孩子轉學。

        3、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親子活動或者家長志愿者活動。這不僅能增強與孩子的互動,還能讓家長更深入地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和孩子在園的生活,從而減少焦慮感。

        不干預,或讓孩子焦慮情緒持續更久

        隨著時間推移,大部分家長和孩子的入園焦慮會逐漸減輕,最終孩子能順利融入進幼兒園的生活。那么是否意味著,面對分離焦慮,家長和老師可以聽之任之,依賴時間這一副“解藥”呢?

        何金妮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孩子會在不斷地與外界接觸和適應過程中,慢慢學會應對分離的情況,建立起自己的安全感和獨立性。但如果完全不干預分離焦慮,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良影響。持續的嚴重分離焦慮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如導致孩子出現自卑、膽小、孤僻等性格問題。同時,也可能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學習能力的發展,因為孩子可能會因為害怕分離而不敢去幼兒園、學校等場所,或者在這些場所中無法專注學習和與他人交往。

        此外,不干預也可能會讓孩子的焦慮情緒持續更久,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痛苦。而適當的干預可以幫助孩子更快地適應分離,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習慣。所以,家長不能完全放任孩子的分離焦慮不管,而應該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給予適當的關注和引導。

        陳穎認為,不同性格的孩子入園焦慮情況有輕重之分,如果忽視干預,很容易對孩子的后續成長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每個孩子都存在發展的個別差異,孩子的年齡尚小,他們對自我感受的表達能力不如大人那樣自如流暢,如果此時忽視了引導孩子過度分離焦慮期,孩子的負面情緒很可能被忽略,從而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也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其他的情緒問題和行為問題。”

        “從孩子的視角出發,我認為適應這個關鍵詞是孩子步入幼兒園的第一個課題,適應從不是一成不變,而是用自己適合的、舒適的節奏慢慢地、一點一滴地變化著、進步著。我們大人需要遵循孩子的腳步,不做過急過激的動作,讓孩子用他自己的節奏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陳穎說。

        國慶長假結束,如何讓孩子快速回歸正軌?

        國慶長假結束后,剛剛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孩子可能會有一波入園焦慮的小反彈。這樣的問題怎么破解?結合帶班經驗,陳穎有幾點建議供家長參考:

        首先,心平氣和地面對自己的不適應。家長跟孩子一樣,在孩子剛進入幼兒園階段,也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能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玩得好不好、吃得飽不飽、有沒有哭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這些擔憂可能也讓家長們感到緊張和不安。除了放寬心、共建信任這些老生常談的話語之外,陳穎期待家長可以在逐步減少擔憂之余,也逐步習慣和進入“孩子如常進入了學齡前階段,我的生活也開始正式邁入新的階段”的軌道。

        “家長應嘗試以心平氣和的狀態面對自己的不適應,當有緊張和不安時,大膽向老師咨詢孩子當天的活動情況,放心表達您的想法和困惑,相信老師一定很愿意傾聽您的問題,協助解答您的不安。越淡定的家長,孩子適應得越快。”

        其次,堅持每天送孩子回幼兒園。家長有可能因為孩子早上在家哭鬧,舍不得送孩子回幼兒園,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開學季正是培養和建立孩子形成上幼兒園習慣的關鍵期,這也是每個孩子成長必經之路。

        她建議,這時大家可以花一些時間跟孩子打打“心理戰”,如每天晚上睡覺前抽空跟孩子共讀一些跟上幼兒園相關的優秀繪本,讓孩子懷揣著對幼兒園生活的美好向往進入夢鄉;可以每天放學時或第二天上學路上跟孩子以開放式、積極提問的方式聊聊幼兒園好玩的事情,讓幼兒的腦海中時常能浮現和想象在幼兒園的快樂時光;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睡眠,在進幼兒園的前幾周建議可以稍微早一點起床,讓孩子和自己能從容一點作出門前的準備,如老師反映孩子入園初由于哭鬧情緒不太能在幼兒園吃得下早餐,可以在家先稍微吃一點點再回園,等孩子逐步適應之后再減量或取消。

        除此之外,家長也需要跟孩子打打“保衛戰”:引導孩子逐步建構“每天上幼兒園是常規操作”的概念,堅持每天按時送孩子上學,同時準時來接孩子,避免孩子產生不安。在這個培養習慣的階段堅持一下,相信這條“戰線”一定不會太長。

        來源:羊城晚報 記者:崔文燦

        【責任編輯:肖夢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伦情电午夜伦情影院|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看看镜子里我怎么玩你| 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日本一区二区三|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神秘电影欧美草草影院麻豆第一页| 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 91制片厂果冻传媒白晶晶| 成人三级k8经典网|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波多野结无码高清中文| 向日葵app在线观看下载视频免费|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bd | 又大又湿又紧又大爽a视频| 激情综合网五月激情| 在线中文字日产幕| 东北壮汉gayxxxvideo|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男女激情边摸边做边吃奶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一本伊在人香蕉线观新在线|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波兰性xxxxx极品hd| 免费被靠视频动漫| 翁情难自禁无删减版电影| 国产女人好紧好爽|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欧美乱大交xxxxx免费|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男女一进一出抽搐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