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感米酒,傳承千年。作為依靠傳統技藝釀造的美食,在數字化與智能化高速發展的時代,如何與時俱進、做精做好?湖北米婆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婆婆”)給出的答案是:“智”造!
5G生產實時監控、5G機器視覺質檢、一體化5G無人叉車、機械手臂、碼垛機器人……走進“米婆婆”5G智能生產車間,陣陣米酒清香和滿滿科技感撲面而來,傳承千年的美味在智能“智”造的賦能下,煥發勃勃生機。
“米酒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用工成本高,技術工人難找,再加上市場競爭激烈,急需降本增效。”公司生產總監李銀輝說,智能化改造勢在必行。
2016年,公司第一次嘗試對后端包裝車間進行技改,人工成本大幅降低。嘗到甜頭后,公司于2019年積極抓住政策機遇,投資新建“5G+”智慧工廠,將5G技術運用到米酒生產多個環節,實現能耗降低20%左右,效率提升30%以上。
發酵是米酒制作的關鍵環節。發酵過度,味道會發酸;發酵不足,酒味又不夠。據了解,“米婆婆”依托5G實時傳輸技術,收集發酵車間不同時段空氣中的溫度、含氧量、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對其進行分析后,調整、優化發酵環境,精準控溫與發酵,以恒溫糖化工藝確保米酒風味穩定,推動傳統米酒行業邁向標準化、精細化生產。
“在質檢環節,用5G機器視覺質檢替代人工檢測,通過AI圖像智能處理系統,對目標特征進行對比,直接過濾不合格產品,檢測精度提高35%。”李銀輝介紹,同時利用5G智能云化AGV(移動機器人),推動米酒智能化生產,每3分鐘可運送1.5噸米酒,精度在5毫米內,既節約人力成本,又保證瓶裝米酒的運送安全,每年可為企業節省人工成本180余萬元。
據了解,在6條5G智能生產線高效協同下,“米婆婆”日均產能超300噸;在電商大促備貨期等峰值狀態下,可通過設備聯調實現單日產能400噸,年峰值產能達12萬噸,支撐天貓月銷10萬+訂單需求。
李銀輝說,今后將繼續深耕數字化,加碼“智”造,計劃在2026年前建成“5G +區塊鏈”溯源系統,實現從田間糯米到終端產品的全鏈路追蹤,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放心;持續推動產能升級,在二期智能工廠建設完成后,總產能將提升至20萬噸/年,強化市場供應能力。同時,向行業開放智能釀造解決方案,提供技術支持,推動米酒產業整體升級,助力傳統釀造行業邁向智能化新征程。
策劃:左硯文、喇曉光
記者:楊卓玉
通訊員:宋晴、左幸子、魏霞
出品:孝感高新區辦公室、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xiaotubaba.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