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經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5月20日起施行。這一重要法律的出臺,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標志性事件,在我國民營經濟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為民營企業的穩健發展與合法權益的有力保護提供了堅實的法律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就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做出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制定出臺,是將黨和國家關于民營經濟的方針政策轉化為法律規范的重要舉措,充分體現了黨對民營經濟發展理論和實踐的一脈相承、與時俱進。
當前,我國民營經濟發展在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共服務保障等方面還面臨著一些挑戰,同時民營企業自身的創新發展能力也存在薄弱環節。民營經濟促進法針對這些問題,大力完善相關制度措施,有利于激發民營經濟內生動力,發揮其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的重要作用。
就內容來看,民營經濟促進法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促進公平競爭,比如第一次將“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等重要內容寫入法律,明確民營經濟的法律地位,與憲法相關規定貫通起來,具有重大的法治意義。
民營經濟促進法共9章78條,內容系統且豐富,既有在政策支持和制度供給上的具體安排,也有對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保護的明確規定,充分體現了立法系統性和創新性。
第一,民營經濟促進法對一系列重要指導原則和總體要求進行了明確和強調。明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明確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明確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這一系列重要規定,從法律上讓廣大民營企業吃下“定心丸”。
第二,民營經濟促進法在營造公平環境、強化政策支持方面作出了系統規定,包括保障公平競爭、優化投融資環境、支持科技創新等方面。比如禁止對民營企業設置不合理的市場準入條件,推動實現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享受政策待遇和市場資源等,有助于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發展機會;比如鼓勵金融機構為民營企業提供多樣化、低成本的金融服務,建立健全民營企業融資擔保體系,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等,為民營企業注入發展動力;再比如鼓勵民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等,有助于激發民營企業創新活力。
第三,民營經濟促進法突出政策引導、權益保護等創新機制建設,包括注重規范引導、強化服務保障、加強權益保護等方面。比如,民營經濟促進法明確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應當擁護黨的領導,引導民營經濟組織經營者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要建立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制定與經營主體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規范性文件等應當注重聽取意見;與有關法律相銜接,明確規定法不溯及既往原則。同時,民營經濟促進法還特別強調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經營自主權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等。
民營經濟促進法作為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對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首先,法治保障增強企業信心,穩定預期。民營經濟促進法將黨和國家關于民營經濟的方針政策確定為長期有效的法律規范,有助于從根本上消除民營企業的顧慮和觀望情緒。在當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大的情況下,這將有利于民營企業更加安心謀發展、敢于投入長期項目,穩定投資和經營預期。
其次,公平競爭激發市場活力,促進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促進法為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提供更加公正的待遇,將促使民營企業進一步釋放潛力和活力,培育新的增長點和就業機會,為我國經濟結構升級和技術進步提供有力支撐。同時,法律推動打破行政性壟斷和各種顯性隱性壁壘,有利于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良性競爭,優化資源配置效率。這對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再次,政策支持助力突破發展瓶頸,提升企業創新力。在民營經濟促進法保障下,各項惠企支持政策將更好地落實到位,營商環境將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的創新投入和轉型升級將加快,民營經濟的創新驅動功能將進一步得到充分發揮,助力我國整體國際競爭力的大幅提升。
隨著這部法律的頒布實施,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民營經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期待廣大民營企業能夠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多力量。
(作者:紀文華,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法學院教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xiaotubaba.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