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王焱堯、金康 通訊員 余子悅)2025年6月18日,抗日英雄、黃埔老人、愛國統一戰線杰出推動者譚天健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103歲。這位跨越世紀的老兵,用一生書寫了對國家和民族的赤膽忠誠。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譚天健老英雄的離世,令無數人悲痛不已。
譚天健同志生前照片。通訊員 供圖
譚天健,1923年出生于湖南湘陰,年幼時因家鄉水患,隨家人逃荒至湖北公安縣。盡管家境貧寒,他始終堅持求學,16歲小學畢業時,語文、數學成績均列全校第一。
1940年,面對日寇鐵蹄踐踏中華大地,懷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譚天健毅然放下課本,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經過7個月集訓后,他以學生軍身份參加第三次長沙會戰,后又進入黃埔軍校武岡分校、貴州龍里輜重兵學校深造,結業后分配到輜重團。
1943年常德會戰爆發,時任國民黨軍隊上尉參謀的譚天健親歷了這場慘烈戰斗。日寇出動飛機、坦克,甚至使用毒氣彈,他的5名黃埔同學在日機轟炸中不幸犧牲。
在反攻常德時,譚天健所在部隊率先入城追擊潰逃日寇,他左腿被炮彈片擊中,在沒有麻藥和醫療器械的情況下,軍醫僅用剪刀取出彈片。包扎后,他輕傷不下火線,繼續沖鋒,卻又被另一枚炮彈擊中背部,當場昏厥。這兩處傷疤伴隨了他80年。2015年,譚天健獲頒“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譚天健同志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通訊員 供圖
新中國成立后,譚天健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他先后在湖南、湖北的農業水利部門工作。1953年帶著設備到鄂城縣蒲團鄉抗旱,從此與鄂州結緣。此后,他參與陸水水庫、白蓮河水庫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1966年,他調任鄂城水泥廠設備科工程師,直至1985年退休,期間多次獲得榮譽稱號,還擔任鄂州市實用技術研究所所長,1988年獲工程師榮譽證書,1991年被水利部表彰“為水利事業奉獻25年”榮譽。
退休后的譚天健,在愛國事業上繼續發光發熱。1985年,他加入民革,協助組建民革鄂州支部并任支部委員。作為湖北黃埔同學會第一批會員,他四次當選理事,始終秉持“發揚黃埔精神,促進祖國統一”的信念,積極奔走于兩岸交流活動。
譚天健同志所獲證書。通訊員 供圖
他多次聯系臺灣黃埔軍校同學,還曾親赴臺灣,為推動兩岸和平交往不遺余力。他常說:“祖國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我愿貢獻畢生余熱,最大的希望就是在有生之年看到祖國統一大業實現。”
譚天健之子黃雍回憶道:“父親一生都在踐行愛國精神,他對國家的忠誠、對事業的執著,是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他的教誨和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家族的每一個人。”
譚天健的遺體告別儀式將于6月20日上午8:00在鄂州市殯儀館舉行。這位歷經戰火洗禮、為國家建設奉獻半生、為祖國統一不懈奮斗的老兵雖已離去,但他的英勇事跡、敬業精神與愛國情懷,將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xiaotubaba.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