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印 《 漢市大力支持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
人工智能已成未來科技競爭主戰場,人才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第一資源。作為中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武漢為AI人才發展量身定制7條政策。除給予直接資金扶持、金融貸款、創業場地、場景支持以及安居保障等普適性政策外,還呈現出花真金“投早”、大規模進企、強生態聚勢三大亮點。
《措施》提出,大力支持各類人才在漢創辦人工智能企業,每年遴選不超過50家初創企業,根據經營發展和技術創新情況,給予相應企業10萬—100萬元創業資助。武漢釋放出強烈信號:即便初創AI企業尚處于萌芽階段,只要人才團隊具備創新潛力,便能獲得真金白銀的支持。
長江日報記者注意到,《措施》特別提出,每年組織1000名左右高校院所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科研人員、在校研究生等深入在漢企業開展項目合作、解決技術難題,在實踐實戰中培養鍛煉人才,對表現突出的人才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
據記者觀察,覆蓋范圍如此之廣且常態化的政策扶持機制,在其他城市政策中較少明確提及。武漢市人才工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有33所高校開設人工智能專業,數量全國第二,僅次于北京。人工智能作為新興領域,天然與年輕人才緊密相連。武漢積極推動“企業出題、高校解題”模式,廣泛發動思維活躍、充滿創新熱情的年輕人工智能人才投身本地產業發展,充分激活青年人才的創新潛力與創造力,加快把科教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
《措施》還提出,在“武漢杯”“英雄杯”“武創源”等市級重點創新創業賽事中專設人工智能賽道,支持在漢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重點企業承接舉辦人工智能領域國際學術會議和重大賽事活動,給予舉辦單位每場最高200萬元資助支持。
EDITOR/編輯 · 閔小麗
SOURCE/來源 · 武漢組工 長江日報 武漢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