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節
蚊子不僅擾人清夢
還可能傳播登革熱
和基孔肯雅熱這兩種疾病
專家指出,無論不慎中招“兩熱”中的哪一種,體溫超過39°C時均需積極降溫,但要禁用阿司匹林,這種藥物可能誘發登革熱出血、加重基孔肯雅熱關節損傷,建議優先選擇對乙酰氨基酚。
很多人把發燒伴關節痛簡單歸為“感冒”,卻不知這可能是蚊媒疾病發出的緊急信號。登革熱與基孔肯雅熱的癥狀看似相似,卻藏著關鍵差異。
兩者都由花斑蚊(白紋伊蚊/埃及伊蚊)叮咬傳播,但在癥狀表現、潛在風險上各有特點。
特別提醒:如果近期有熱帶地區旅行史,歸來后12天內出現上述癥狀,務必第一時間就醫并主動告知旅行經歷。
01
體溫管理
體溫超過39°C時均需積極降溫,但禁用阿司匹林(可能誘發登革熱出血、加重基孔肯雅熱關節損傷),優先選擇對乙酰氨基酚(若持續發熱或疼痛,每4-6小時可重復使用1次,一天用藥不超過4次),退燒藥與感冒藥盡量不要疊加使用。
02
液體補充
積極預防脫水,可口服補液鹽補水,少量多次飲用,每日攝入量不少于2000毫升;若嘔吐頻繁無法進食,需靜脈補液。
03
隔離與防護
發病后5天內是病毒血癥期,需做好防蚊措施,嚴格使用蚊帳,避免蚊子再次叮咬后傳播給他人。
04
重點觀察
特殊人群如有基礎疾病患者、孕婦、嬰幼兒和老年人等加強防護。
一只雌蚊一生可產卵6-8次,每次產卵200-300枚,而一碗雞蛋大小的積水,就能滿足其完整的繁殖周期。你昨天澆花時不經意留下的那汪水,可能就是下周全家被叮咬的源頭。
對付這兩種蚊媒疾病,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切斷傳播鏈。記住這句口訣:“無積水則無蚊,無叮咬則無病”,具體可分為兩步實施:
一
徹底清除“蚊子產房”,每周至少1次
1. 翻:將閑置的花盆、桶罐、輪胎等倒扣放置,讓雨水無法留存;
2. 倒:定期清空花盆托盤、接水盤、空調排水槽的積水,不給蚊子產卵機會;
3. 刷:用硬毛刷清洗花瓶、水缸內壁,以便清除附著的蟲卵,蚊子卵能在干燥環境中存活6個月;
4. 換:水養植物、花瓶水每3天徹底更換一次,避免幼蟲滋生。
二
嚴防死守,拒絕叮咬
1. 家庭防護
裝紗門紗窗,夜間睡覺掛蚊帳,使用電蚊拍及時消滅闖入室內的蚊子。
2. 外出防護
①在衣物和暴露皮膚上噴避蚊胺驅蚊液,推薦選擇濃度為15%,兒童建議濃度為10%-15%,6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可使用;
②穿淺色長袖衣褲(蚊子對深色衣物的趨性是淺色的3倍);
③避開清晨和傍晚(花斑蚊活躍時段)在樹蔭、草叢、水池邊逗留。
3. 旅行防護
前往疫區時,隨身攜帶驅蚊噴霧和防蚊貼;住宿選擇有空調或紗窗的房間;歸國后12天內注意監測體溫,出現異常及時就醫。
劃重點↓↓↓
? 傳播者:花斑蚊(黑身白紋)
? 孳生地:干凈的小型積水
? 核心預防:清積水+防叮咬
? 高發區域:東南亞/南美/非洲/太平洋島國+國內南方潮濕地區
? 就醫信號:發熱+關節痛/皮疹+近期旅游史
編輯:簡玉琴
責編:張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