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劉建平 葛七甫 夏丹暉)4月27日,來到通城縣馬港鎮松港村,一條條村級公路直通農家,一座座小樓房掩映在松樹林中,村辦微工廠員工忙碌,村民稻田搶耕搶種,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通城縣稅務局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扎根松港村,強基礎、興產業、樹新風,稅力量助力繪就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
把村民裝進心里,進百戶、解千難
“松港實乃深山溝,進出貨物扁擔挑”。松港村以山多著稱,各村民小組恰恰分布在高山最為密集的溝溝岔岔里。這里的路,是一輩又一輩村民用腳踩、用手挖出來的土路,山里東西運不出去,外面車輛開不進來。
2023年8月,國家稅務總局通城縣稅務局干部舒華良受組織委派,來到松港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村第一書記,踏上了鄉村振興幫扶之路。
腳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舒華良每到一戶都與村民真誠交流,拉家常、問冷暖,了解村情民意,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二組沙坡公路要維修、塘堤要修復,五組河道要疏通,安置點飲用水急需解決……”
一件件、一樁樁,舒華良記在本子上,更記在心頭。
群眾利益無小事。駐村工作隊協調爭取到資金60多萬元,打造160米深水井,解決安置點22戶77人飲用水。維修公路3.3公里,河道疏通150米,塘堰石坎護砌960米,安裝100余盞太陽能路燈,照亮了村民的出行路……
夜幕降臨,大山深處的松港村卻開始熱鬧起來了,安置點文化廣場上,婦女們伴著旋律,跳起了廣場舞,小孩子在廣場上嬉戲打鬧,一派熱鬧和諧的景象。
“現在村里變化可大了,瀝青路通到家門口了,路燈也亮起來了,房前屋后綠了,家里用上了自來水,大家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一說起駐村工作隊帶來的變化,村民吳荷花樂開了花。
把發展抓在手上,興產業、富萬家
產業興則百業興,產業強則經濟強。舒華良又將目光定格在發展產業上,成功引進鋰電池企業,年產值3000萬以上。
“每次遇到困難時,駐村工作隊都會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幫我聯系銀行貸款,享受小微企業‘六稅兩費’稅費減免優惠政策,真金白銀的支持,讓我們有了擴大產能,提升市場份額的底氣。”公司負責人高興地說道。
“縣稅務局設立‘惠農e站’,為企業提供發票開具、申報輔導等服務,方便企業辦稅繳費,將貼心納稅服務延伸至生產、銷售各環節。在落實稅惠政策、服務上門、精準幫扶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鄉村產業興旺,為鄉村振興注入稅動力”。正在該公司調研的通城縣稅務局局長皮亞洲介紹。
受惠的不僅僅是鋰電池公司,還有在公司就業的40多位村民?!皩O子還小,哪里都離不開我?,F在在家門口就能上班,夫妻倆月收入8000多元,賺錢顧家兩不誤,多虧了華良書記!” 村民毛利中高興地說。
駐村工作隊還盤活閑置的村辦小學,注冊“魚牙米”商標,走“農戶+基地+合作社”模式,帶動20多位農戶種植、加工、銷售優質稻。
把治理落到實處,除陋習、樹新風
這幾天,6組鄧爹有點撓心,兒子大學畢業不到三年,好不容易在縣城購了房,女朋友青梅竹馬,可親家母彩禮有點高?!坝H家隔壁住,人熟禮不熟”,徐娭毑封了眾人的嘴。
“習俗移志,安久移質”。舒華良深知移風易俗在這偏僻農村,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會頑疾和壓力。
出實招,健全村民自治組織。修訂村居民約;聘請群眾基礎好、辦事能力強的“黨員中心戶長”“鄉賢代表”,引導成立紅白理事會、群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利用屋場會宣傳移風易俗。舒華良走訪中了解到徐娭毑,只有這個女,靠她“養兒防老”。
找準了切入點,問題迎刃而解。兒子“五一”舉行婚禮,請他當證婚人,舒華良早早收到了鄧爹的邀請。
紅喜事落了地,白喜事更讓人頭疼。在當地,風風光光下葬是最榮耀的事,移風易俗,誰也不愿擔不孝子的罵名。
村看村,戶看戶,社員看干部。村支部張副書記的父親辭世,他同弟弟一商量,喪事簡辦,不放鞭炮,不發香煙、毛巾,祭拜用鮮花代替。
一石激起千層浪。“張書記其實說的是大家想說不能說的話,干了大家想干不敢的事”。村民吳愛明的話代表眾人的心聲。
舒華良同村“兩委”順勢發起“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的倡議,請客先報備、最大規模不得超過10桌、禮金最高百元,在松港村已成共識。
生活富裕、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松港鎮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在稅務駐村干部的幫扶下正徐徐展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xiaotubaba.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